Page 97 - 電路板季刊第107期
P. 97

電路板季刊 2025.4       產業脈動 95


            核心樞紐,成為全球競爭格局中的關鍵                            ʞeഐሞ
            角色。因此面對美國關稅政策變化可能                                 除了前述的產銷數據,還有一個值

            帶來的影響,台灣必須審慎評估風險,                            得注意的指標是台灣PCB產業在全球市
            並積極尋找新機遇,以確保競爭優勢不                            場的表現。以母公司資金來源為基準,
            受削弱,進一步強化產業韌性與全球影                            並以美元計價的初步統計,2024年全球
            響力。                                          PCB市場,中國大陸以35.7%的占比位

                 在短期應對策略上,PCB業者若能                        居首位,台灣則以31.4%排名第二,日
            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以抵銷關稅衝擊,將                            本與韓國則分列第三與第四。受惠於龐
            是最直接的解方。又或者是配合EMS廠                           大的內需市場,涵蓋手機、伺服器、電

            遷移趨勢,轉至東南亞(尤其是泰國、                            動車等完整的產業鏈布局,與政府國產
            越南、馬來西亞)建立第二產地,也是                            化政策的推動,中國大陸PCB產業規模
            一條可行的發展路徑。至於在美國與墨                            已逐步超越台灣。
            西哥建廠的可能性,目前仍極低,主因                                 過去,台灣PCB產業長期穩居全球

            在於美國的生產成本過高,而墨西哥則                            市場領先地位,然而產業格局已悄然生
            缺乏P CB產業發展基礎。除非美國政                           變。競爭壓力持續升高,市場需求波動
            府進一步加大鞭子(如關稅壓力)與紅                            加劇,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同時缺工缺
            蘿蔔(如稅收優惠、補貼),否則短期                            才問題日益嚴峻,資安威脅不斷擴大,

            內難以見到台灣PCB廠在美墨設廠的趨                           AI轉型與低碳永續轉型的需求迫切,這
            勢。而長期競爭策略則應聚焦於高附加                            些關鍵挑戰正全面衝擊台灣PCB產業的
            價值市場,包括高階PCB、AI  伺服器、                        競爭力與未來發展。
            車用電子、衛星通訊等領域,以提升產
                                                              即便是全壘打王,也難免遭遇三
            品利潤空間,強化競爭優勢。
                                                         振。關鍵在於如何從失敗中學習,調整
                 政府亦應積極介入,以維護產業競                         步伐,為下一次揮棒做好準備。過去的

            爭力,透過對等貿易談判,強調台灣在美                           輝煌不應成為前行的包袱,唯有誠實
            國供應鏈安全中的關鍵角色與戰略價值,                           面對當前挑戰,擺脫舊有思維,積極
            為企業爭取關稅優惠。除此之外,政府還                           求變,才能在市場變局中尋找新的突破
            可提供具體的產業支援措施,如智慧製造                           口,確保台灣PCB產業在全球競爭格局
            與能源轉型的生產補貼、東南亞布局的補                           中持續穩固領先地位。

            助與業務協助、產業升級計畫與人才培育
            方案等,以降低台灣PCB產業關稅大戰中
            的衝擊,並強化產業競爭力。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