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電路板季刊第107期
P. 96

94  產業脈動      2024Q4暨全年台灣PCB產銷調查報告及分析


                 美國推動關稅政策的核心目標在於                         西哥建設Gigafactory(預計2026年投
            縮小貿易逆差、促進製造業回流,並抑                            產),並要求供應商同步在當地設廠。

            制不公平貿易與政府補貼所造成的市場                            此外,越南憑藉低成本優勢與SpaceX供
            扭曲。然而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在於降                            應鏈轉移的成功經驗,成為Tesla潛在的
            低對中國大陸供應鏈的依賴,透過關稅                            新生產基地,並已吸引其部分零組件供
            壁壘迫使企業重新配置生產基地,進一                            應商布局。
            步強化與盟國的產業合作,並鞏固美國                                 再來是E MS,關稅政策直接推高

            自身的供應鏈安全。                                    E MS廠自中國大陸等地進口原材料與
                 註:截至2025年3月13日,美國                       零組件的成本,進一步壓縮其利潤空

            對來自加拿大、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加                             間。品牌客戶勢必要求E MS廠將生產
            徵25%關稅,對加拿大能源資源加徵                            從高關稅地區轉移至低關稅或享有關稅
            10%,而對中國大陸商品則在現有10%                          豁免的地區,以降低總成本並維持產品
            關稅基礎上再加徵10%,總計20%。3月                         競爭力。

            12日美國對全球銷往美國的鋼鐵和鋁製                                基於關稅風險規避與供應鏈多元化
            品加徵25%關稅。4月2日將執行適用於                          的考量,EMS廠正積極推動產能移轉。
            所有國家對等關稅措施,並預計對全球                            鴻海、緯創、和碩等主要 EMS業者已公
            農產品及進口汽車加徵關稅,惟具體稅                            開表示,將把部分產能從中國大陸轉移

            率尚待公布。                                       至越南、印度等地。其中,鴻海在越南
            2.  ۜ೐၌ƞEMSƞPCBjΌଢཥɿԶᏐ                       的擴廠計畫尤為顯著,主要目標是服務
               ᗡٙܿ኷                                      北美市場,確保供應鏈布局符合全球貿

                 關稅直接觸動電子供應鏈對成本的                         易環境的變化。
            敏感神經,成本壓力自品牌端向下傳遞                                 而身處於供應鏈底層的 PCB 廠
            至EMS,再到PCB供應商,形成連鎖                           商,在品牌端與 EMS 廠的雙重壓力

            效應。                                          下,往往需自行吸收部分關稅成本。只
                 先從美系品牌大廠的因應策略來                          是PCB產品本身屬於高度價格敏感的產
            看, Apple 作為全球消費電子領導品                         業,這將進一步削弱P CB在中製造的

            牌,亦是台灣PCB產業的最大客戶,面                           價格競爭力。即便客戶願意接受關稅轉
            對美國政府政策壓力,其供應鏈調整的                            嫁,最終仍可能選擇關稅較低或具有地
            核心目標是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並                            緣優勢的供應商(如東南亞或北美當地
            加速向東南亞與印度轉移。另一家Tesla                         PCB廠)。

            作為電動車領軍品牌,也是台灣車用板                            3. ̨ᝄPCBପุٙᏐ࿁ഄଫ
            的重要客戶,其供應鏈策略強調地緣政                                 台 灣不 僅 位處 東 亞 關鍵 戰 略 要
            治避險與快速擴產能力。雖然Tesla上海                         地,亦掌握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技術,
            廠仍是主要生產中心,但Tesla已在墨                          同時在P CB與電子產業供應鏈中扮演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