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電路板季刊第107期
P. 104

102  產業脈動       川普2.0下的突圍與定錨 台灣PCB的靜與進


            與成本。同時強化台灣本地生產能力,                            PCB。除此之外,受惠台灣半導體產業
            特別是在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生產領域,                            地利優勢,載板過去也曾一枝獨秀撐起
            包括 AI伺服器、電動車、衛星通訊用                           台灣PCB產業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TPCA、ISTI
                                 圖2、台灣PCB產能分布與主要應用品牌客戶

            Ҧஔʺॴၾପۜ৷࠽ʷ                                   場,降低對美中市場的依賴,是企業在
                 這一波產業遷徙與過去台商西進不                         兩強之下的另一個市場選項。除此之
            同在於,過去是因應產能不足而跨足海                            外,面對產業情勢險峻,台灣政府也提
            外,然此刻台資前往東南亞,是為了地                            供了許多政策補助與產業支援,加速技
            緣政治因素,而市場並未有新的需求發                            術升級與市場拓展。
            生,隨著廠商產能逐漸開出,後續的低                            ɧe ᅁ׌ද׌  ፑ֛Ͼܝਗ  һ
            價搶單已可預想。拓展生產基地雖勢在
            必行,但仍得專注技術本業,將資源集                                  ࠠࠅٙԫ
            中於高頻高速板、ABF載板、HDI、HLC                             川普2.0政策的貿易與科技戰,已對

            等高附加價值產品的開發,以避免陷入                            台灣甚至全球PCB產業造成重大挑戰。
            低價競爭。同時隨著AI發展快速,應用                           如暫時忽略川普2.0的影響,回歸企業經
            AI技術於  生產自動化、品質檢測與生產                         營源頭,在世界更加不穩定的狀況下,
            排程,提高生產效率並降低成本,也是                            每個面向不同環節都有各自該留意之
            企業得重視的課題之一。                                  處,一樣的課題,不同企業不同解法,
                                                         想想產品核心競爭力與需求市場在哪
            ן̹࢝ఙεʩʷၾ਷ყΥЪ                                 裡,而現在更為關鍵的是,或許該從產
                 過去台資PC B企業以消費性電子                        品的最終目的地角度去思考生產基地,
            起家立足全球P CB市場,然隨著美、                           回顧台灣過去半世紀的發展歷史,始終
            中競爭白熱化,強化與終端客戶的合作                            能憑藉其彈性與韌性迎刃而解各項挑
            關係,拓展東南亞、歐洲、日本等地市                            戰,謀定而後動。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